─恩誠
你喜歡幫助別人嗎?
我從小就很喜歡幫助別人,當我聽到他們說謝謝,我內心就覺得很滿足。高中時,哥哥因為功課壓力和家族的期待得了焦慮症,我便全新的想要幫助哥哥,讀了心理系,當了張老師中心1980的電話輔導志工,費盡心力想要把他拉出來,卻總是無能為力。在學校總是當一個「Yes Man」為班上和朋友做了多事情,卻也被當成理所當然,讓我開始懷疑為什麼要幫助別人?
來到台中唸研究所後,雖然學習了更專業的諮商輔導技巧,也確實幫助到許多人,但同時也發現許多個案的問題不是個人,可能是家庭,甚至整個社會的問題,我漸漸開始覺得要真的幫到他人有多麼困難。後來有個因緣際會到非洲做國際志工的機會,這趟旅程對當時為助人感到迷惘的我來說,無非是一盞明燈。那邊的生活貧窮到你難以想像,為了幫家裡提水要走10公里的路,以致他們沒辦法去上課。更因為沒有鞋子穿很多人的腳都被沙蚤侵蝕而潰爛。然而,他們的笑容是那麼的單純、天真,甚至比物資充裕的台灣小孩更燦爛。我不禁問自己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?
原本想要幫助他們提升心理健康的我,彷彿被他們上了一課,短暫的12天,我感受到自己有多渺小,也體會到耶穌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要不是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」回來之後,有很多人覺得我很棒,做了很有意義的事;卻也有些人覺得這只是沽名釣譽,花了七萬塊消費了非洲的小孩們,換得很多自己精彩的故事。當時我很生氣,覺得自己的愛心被抹黑。但後來想想,就算這趟旅程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,至少我要把這份感動傳下去,在牧師師母的推薦下接下了「青年志工領袖培訓計畫」的執行企劃。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這世界的需要,培育一群「敢夢活出愛」的年輕人,這樣或許能為社會帶來一點改變。
看到很多年輕人願意放棄星期六在家睡到飽的時間,犧牲寒暑假開心耍廢的日子,只為了能夠服務偏鄉的兒童及樂齡的長者。一月底他們辦了「樂齡成長營」,記得魏淑姐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感動,她說:「這次營隊最開心的就是年輕人願意陪伴我們,不會嫌我們煩。」我們的志工也說:「看到這些阿公、阿嬤這麼可愛,自己下次回阿公、阿嬤家,也不會一直划手機了!」我想這就是一個生命互相影響的過程,沒有誰消費誰,而是我們都做到上帝說的「愛人如己」!